跳转到内容

主题:特色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特色内容

特色内容之星
特色内容之星

特色内容是维基百科社群推荐的典范之作。展示在这里的条目、列表及图片,都是参与者在维基百科的精神感召之下共同协作努力的成果。所有的特色内容都是在高标准的严格要求下评选出来的,可以作为我们的典范和终极目标。特色内容都会在正文页面的右上角用一个铜质小星(特色内容之星)来表示。在这里以每种最新十个入选的特色内容做实例展示,所展示的内容会一直保持随机更新,你也可以浏览下面其他的特色内容实例。另外,如果您有需要在此页控制显示典范条目和特色列表的内容者,请自行分别至“Portal:特色内容/条目”和“Portal:特色内容/列表”,但请您先确保这些在条目和列表的内容都符合典范条目或特色列表。

特色内容

最新特色内容

最新的典范条目
(共有1011篇条目)
最新的特色图片
(共有210张图片)
最新的特色列表
(共有500篇列表)

典范条目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气旋季

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气旋季是有纪录以来活跃程度最低的南太平洋气旋季之一,赤道以南、东经160°以东的南太平洋盆地内只形成3个热带气旋。气旋季于1990年11月1日正式开始,次年4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南太平洋形成的时间段。全季第一个热带扰动于1990年11月23日形成,最后一个则在1991年5月19日消散。整个南太平洋范围内没有任何人因热带扰动丧生,但气旋乔伊登陆澳大利亚期间夺走了6人的生命。气旋西纳对斐济和汤加造成价值至少1850万美元(1991年美元)的破坏,是全季唯一一场在南太平洋盆地造成破坏的热带气旋。由于气旋乔伊和西纳产生的影响,两个名称也因此退役,今后永远都不会再在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命名时采用。

特色图片

玉米

玉米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重要粮食作物。同时也可以当作饲料使用,还有在生物科技产业作为乙醇燃料的原材料。而且玉米更在各个化工领域被大量利用著,做成塑胶等等不同的物品。大部份历史学家认为玉米是在墨西哥的特瓦坎谷驯化。 奥尔梅克人马雅人在中美洲栽培了许多不同的品种,有些可以直接烹煮,有些则用碱法烹制的方式处理。从公元前2500年起,玉米开始传播到美洲的很多地区。欧洲人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开始和美洲原住民接触,将玉米带回欧洲(哥伦布大交换),也带到其它国家。因为玉米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气候下生长,因此被传播到全球各地。高甜度的玉米称为甜玉米,一般种植供人类食用,而其他野玉米则供作动物粮食及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原料。玉米也是美洲种植最多的粮食作物,单在美国就有每年约3.32亿的产量,而美国的玉米约有40%—约1.3亿吨—用来制造乙醇。2009年种植的美国玉米中,约有85%是基因改造玉米。

特色列表除名太平洋飓风名称列表

太平洋飓风是指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赤道以北太平洋形成的热带气旋,达到一定强度后就会获得命名。如果这些风暴之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将来再用相应名称为气旋命名可能会有不好的效果,世界气象组织就会把这些名称除名,今后不再用来为这片海域的热带气旋命名。截至2014年太平洋飓风季,共有16个热带气旋名称除名,这其中最致命的天气系统是1997年10月吹袭墨西哥飓风宝莲,在当地夺走超过230条人命;造成损失最大的则是2013年飓风曼努埃尔,经济损失数额超过42亿美元。2014年9月,飓风奥迪尔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构成严重破坏,其名称因此成为最新除名的太平洋飓风名称。

特色内容导览

条目 图片 列表
分类 分类 分类 分类
标准 条目 图片 列表
评选 条目 图片 列表
已撤销 条目 图片 列表